灰鴿私塾
0
  • 登入
  • 🕊️品牌理念
  • ✍️灰鴿札記
  • 🔍執念研究所
  • ☕️灰鴿因果鋪
  • 🌀觀點轉化室
  • 📓心理測驗
    回主選單
    • 榮格12原型人格測驗
  • 📮 聯絡灰鴿
  • 註冊
  • 登入
  • 0
灰鴿私塾
  • 🕊️品牌理念
  • ✍️灰鴿札記
  • 🔍執念研究所
  • ☕️灰鴿因果鋪
  • 🌀觀點轉化室
  • 📓心理測驗
    榮格12原型人格測驗
  • 📮 聯絡灰鴿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心靈與科學 (48)
    • 文學經典 (13)
    • 影視作品 (7)
    • 社會議題 (8)
  • 宗教與哲學 (40)
    • 文學經典 (11)
    • 影視作品 (6)
    • 社會議題 (6)
  • 親子教養 (31)
    • 文學經典 (9)
    • 影視作品 (5)
    • 社會議題 (3)
正念 (1) 腦科學 (1) 心理學 (9) 佛學 (3) 心理健康 (8) 自我覺察 (8) 自我提升 (5) 自我成長 (3) 自我和解 (1) 精神分析 (3) 助人 (3) 理性生活 (4) 自信 (1) 存在主義 (1) 導讀 (9) 情緒教育 (1) 斯多葛 (1) 人生哲學 (2) 受害者情結 (2) 社群媒體 (2) 親子教養 (2) 朝聖之路 (1) 西班牙 (1) 人生 (1) 生命 (1) 因為尋找,所以看見 (1) 藍色巨星 (1) 創作 (1) 孤獨 (1) 爵士 (1) 影評 (1) 遊戲 (1) 商業 (1) 企業管理 (1) 卡內基 (1) 魔獸世界 (1) 人際關係 (2) 領導力 (1) 我的鯨魚老爸 (1) 奧斯卡 (1) 布蘭登費雪 (1) 肥胖 (1) 精神疾病 (1) 當責 (1) 逃避問題 (1) 解決方法 (1) 溝通 (1) 職場 (1) 兩性互動 (1) 隨筆 (1) 雜談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社會議題》:所謂自我成長,只是過度包裝的焦慮

《社會議題》:所謂自我成長,只是過度包裝的焦慮

2025 Oct 23 心靈與科學 親子教養 宗教與哲學 社會議題 社會議題 社會議題

前幾天,薩泰爾娛樂公司的老闆曾博恩,
在自己的訪談節目:
【博音】EP196〈自我成長的騙局:買一堆課只是在騙自己〉
採訪了【大人學】的主持人Joe,
【大人學】是一個以社群服務為導向的知識分享平台,
因此曾博恩向Joe提問自我成長的疑問,
他好奇的問為什麼人們涉獵很多知識,
卻不在乎自己有沒有進步。
Joe回答:
「⋯你看這幾年有些人很熱衷買課程」
「可是買了課程之後,他也不會看」
「他已經覺得我是一個愛自己的人了你看我很積極」
「你看我很正向、你看我很努力,所以都是別人不好。」
「可是其實把這些都拿掉,你就要真正面對自己了。」
當然Joe鼓勵人們好好面對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也誠實的說出在台灣社會很少有人知道未來要做什麼。

自我成長之所以讓人上癮,
從來並非因為我們想變得更好,
重點在於我們害怕停下來。
我們害怕停下來的風景太過安靜,
所以我們不斷找尋目標衝刺、工作、買車、買房、
娶妻、生子,五子登科,含飴弄孫。
然而,我們真的想這樣嗎?

老實說,我不想。

所以,現在自我成長必然透過讓你行銷自己開始行銷。
而最好的行銷就是販賣焦慮,販賣你對於時間的焦慮,
於是你開始告訴自己,自己不夠好、不夠快、不值得被愛。
於是,我們瘋狂地報名課程、讀商管書、書寫筆記、
規劃時間、打造儀式,
像是要用這些行動證明:「我在前進」
但在更多時候,
這些行動只是讓我們逃避直視內在的自我。
「我其實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
「我是不是只是想要逃避?」

聽完曾博恩與Joe的訪談後,我總得好好想想。
我不禁開始懷疑,我自己是不是也活在同樣的幻覺裡。
我不是不努力,我不是不焦慮、我不是不夠好,
所以我想要自我成長,自己變好,
好到足以掩蓋焦慮,製造出另個幻覺,
讓自己相信自己正在進步?

心理學的理論叫「連續自我理論(Continuity of Self Theory)」,
理論指出,人類渴望感覺「我會是同一個人」。
好比你會希望一夜好眠起來後,你還會認得鏡中的自己。
自我連續感能讓我們維持穩定、找到身份認同,維持一慣的自我敘事。
但,正也因爲如此,我們太過害怕改變。
因為一旦真正誠實,意味著我們要承認過去的自己是錯誤的,
自己將會毫無立足之地,無從確認自己到底是誰,
長久以來辛苦維繫的人設也會瞬間土崩瓦解。

這也是為什麼,越是害怕失敗的人,
越容易陷入「自我成長」的循環。
我們用嘗試用學習維持自我,用焦慮鞏固意義,
在腦中幻想裡找到短暫安全感。

然而,真正的成長並不在那裡。
真正的成長,是當你願意讓舊的自我死去,
去擁抱你還沒看見的自己。

真正的成長,是學會在每個日常時刻裡,
不再假裝成為別人。
你不需要立刻成為誰,只需要開始練習「看見」。

若你想開始練習,以下四個方式能幫助你有個方向:
・停下來,觀察你的「起心動念」。
 當你想報名課程、追求下個目標時,問問自己:
 「我是真的想學,還是我在逃避某種情緒?」
 並把想要逃避的情緒記錄下來,問問自己的從何而來。

・記錄「內外不一致」的瞬間。
 例如:你說你要上課,卻打開電腦逛起IG。
 寫下它們,會讓你更快找到自己內在感知。

・允許自己有一段「不知道」的時間。
 有時候你不需要立即做出決定,
 你只需要允許自己「此刻就是這樣」。

・理解你內在的原型力量。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誠實,並非缺乏勇氣,
 我們只是被內在的人格原型牽著鼻子走。
 榮格的「12 原型人格測驗」能幫你找到潛在原型。
 讓你明白你行爲慣性從何而來,你又在逃避哪種自己。

如果你想更清楚自己為何總在重複同樣的循環,
在我的「灰鴿私塾」的網站裡面,我設計了「12 原型人格測驗」,
讓你了解自己到底是誰。

👉點擊這裡,開始測驗。

*本文原收錄於 2025-10-16〈灰鴿因果鋪〉免費電子報內,想搶先閱讀未公開內容嗎?快來填寫下方訂閱資料👇

我將透過探討社會議題、影視作品、文學經典相關的內容,

嘗試用宗教與心理學的角度,來找尋人類的共同性。

因為我相信一個道理若是真的,

那麼在世界各處都會看到它的影子。

同時,通過自我提升和正念覺察的過程,

幫助大家建立良好情商,

一起成為平行宇宙裡最好的自己。

----主題將會以獲得心理自由為目的展開分享與討論----

歡迎追蹤⬇︎⬇︎

🧘Youtube   🎧Podcast   

✍️Facebook   📷Instagarm

灰鴿因果鋪☕️

每口滋味,都是因果

我“每週二晚間八點”寄給你“一封”電子報,
替你把情緒磨碎,緩緩注入心頭的泉水,
萃取成一杯杯濃烈醇香的咖啡,
漂浮的拉花,是你未竟的心事。

 苦澀也好,
 回甘也罷,
 讓你一邊品嚐,一邊回味。

 

點擊訂閱即表示你同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 與 隱私政策。

  • 心理健康
  • 自我覺察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隨筆雜談》:自由不會讓你快樂

  • 2025 Oct 05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能讓所有人受益。

  • 2025 Feb 07

《了凡四訓》:你讓潛意識主導你的人生,而你會說這就是命運。

  • 2025 Feb 23

《多重迷走神經》:身體是聖靈的殿堂。

  • 2025 Feb 23

《惡童日記》:戰爭下的童話寓言?

  • 2025 Feb 23

《魔獸世界》:現代小孩子玩不出味道的商業管理學遊戲?

  • 2025 Feb 16

購物指南

  • 退換貨政策
  • 隱私權政策

關於我們

  • 免費電子報|灰鴿因果鋪
  • 付費電子報|執念研究所

聯絡我們

  • Email: graypigeoncademy@graypigeoncademy.com
  • 營業時間: 上午9:00-下午20:00
  • 公司名稱: 灰鴿知識管理工作室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灰鴿私塾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